本报记者 张孙明烁 童海华 上海报道
日前,民营内贸集装箱巨头上海中谷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谷物流”,603565.SH)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发行价格22.19元/股。
不过,上市首日中谷物流股价并未像寻常新股一样迎来高光时刻。交易行情显示,当日10点20分,中谷物流股票成交量突然放大,随即打开涨停板,下午盘约13点54分,中谷物流股价升至涨停,且一直封死涨停板至收盘,报31.95元/股,涨幅43.98%。
中谷物流龙虎榜数据显示,当天成交额7.48亿元,其中,银河证券杭州凤起路营业部买入2201万元,两个机构席位卖出1134.48万元。
在市场一片惊讶声中,《中国经营报》记者于上市当日多次致电中谷物流董事会办公室采访,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首日开板
招股书显示,中谷物流主要从事内贸集装箱物流行业,2019年营收规模逼近100亿元,其中水运业务为其核心业务。相关报告显示,中谷物流综合运力在全球排名第十三,国内排名前三。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泛亚航运、安通控股、外运速航等。
对于中谷物流上市首日的股价表现,高级经济师、独立评论员周正国向记者表示,打新股是共识,新股上市连板通常数日,连板时间缩短说明接手资金不看好新股,当天开板说明后市看跌明显。
周正国还表示,中谷物流主营业务是水运集装箱业务,受经济形势、燃油市场波动、大宗货物和工业品运输波动影响大,季节性很强。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翰向记者表达了不同看法,他认为,对于一家比较传统的企业来说,在传统行业中,即使成功实现上市,本身也无法给资本市场带来足够的想象空间,尤其在疫情之下,这种状态会更加明显。
而结合行业情况来看,快递物流行业专家赵小敏向记者表示,中谷物流与中远海控、中远海科等国企相比,在规模上不具有优势,市场期待有限;但从机制灵活性、市场反应能力等角度来看,中谷物流非常有竞争力。此外,他认为,目前国家政策对该行业大力支持,无论在冷链领域,还是在船队、航运等行业,相关上市公司都正迎来较好的发展机会。
上市路遗留疑点
上市公告书显示,中谷物流本次发行规模为6666.67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0%。以上市首日收盘价计算,中谷物流市值213亿元,据Wind数据,该市值在海运行业沪深上市公司中排名第六,以最新收盘价来看,中谷物流股价在行业内排名第一。
据了解,通过此次发行,中谷物流共募集资金净额13.96亿元,将主要用于购置集装箱船舶和集装箱。
近几年,中谷物流不断加大船舶与集装箱等资本性投入,相关财务数据显示,2017~2019年,中谷物流主要资本性支出累计金额43.2亿元,主要用于购置集装箱船舶和集装箱。
关于该项重大资本性支出,中谷物流曾在招股书中说明资金来源主要系银行借款和融资租赁。招股书显示,截至2017年末、2018年末和2019年末,中谷物流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3.46%、66.9%和64.24%,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相比,这一指标高于行业平均值。中谷物流亦在招股书中表示资产负债率较高,面临一定的偿债压力。
令人不解的是,在此种背景之下,2016~2019年,中谷物流曾进行8.99亿元的分红。
此外,此前《中国经营报》曾报道过中谷物流2017~2019年存在毛利率波动较大的问题,中谷物流方面曾回应记者称,水运业务毛利率波动是导致综合毛利率变动的主要原因,业务结构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综合毛利率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毛利率波动较大的同时,2017~2019年,中谷物流获得的政府补助主要为集装箱运输发展扶持补贴,分别为1.74亿元、1.99亿元、2.27亿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9.11%、26.94%、19.7%,存在政府补助变化的风险。
(编辑:冯颖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