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400-877-9156

供应链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商

首页 新闻中心

物流行业分析之图书物流

2020-07-31 16:25:19 

一、什么是图书物流

(一)概念

图书物流是图书商品及其原材料由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性流动,是图书储存、运输、包装、装卸、搬运、配送及其信息处理等系统和相关管理活动的有机结合。

这里,广义的“图书”指的图书出版业,包括图书编辑出版业、图书印刷业和图书发行业。“图书物流”也就包括印刷业的物流、出版社的物流和图书发行企业物流。上述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狭义的“图书物流”则不把前端的原材料采购物流和印刷出版活动中的物流包括在内,只是指图书制品从出版社到终端读者之间的物流活动,这也是书业物流活动的主体。本章主要立足于狭义物流概念。

(二)图书商品流通

图书商品流通是指图书从出版社生产出来,在还没有进入消费领域之前的整个买卖过程,或指图书从出版者到读者之间转移的活动,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图书交换连续进行的整体,它由购进、销售、运输、储存四个主要环节组成。

购进:图书流通的起点,以货币为手段取得图书商品。

销售:图书流通的终点,将图书商品转化为货币。

运输:图书商品在流通中位置转移,弥补图书生产与销售的空间距离。

储存:图书商品在流通中的停留,弥补图书生产与销售的时间距离。

(三)图书物流与商流的关系

“图书商流”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图书商品所有权发生转移、价值形态发生变化的过程,又可称为图书商品的“价值流”;“图书物流”是指图书商品以实体形态流转的过程,而图书实体承载着图书商品的使用价值,故可称图书商品的“使用价值流”。

图书商流与图书物流的关系是前提与条件的关系:商流是物流的存在前提,没有商流就没有物流;而如果没有物流作为条件,即使发生了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商流活动和商品流通都不能最终完成。

一个完整的图书商品流通概念和过程是由图书商品的商流与物流共同构成的,两者缺一不可,并且商流的发展规模与速度必须与物流的发展规模与速度相适应。

二、图书物流的特点

(一)商品标准化要求高,反应要求快

图书类商品具有较高的标准化程度,要求作业流程、操作的程式化和规范化,以减少标准差异造成的兼容障碍和成本浪费。同时客户对于图书的时效性具有较高的要求,所以需要构建高效的图书物流网络体系,并通过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对市场和用户需求的快速响应。

(二)工作量大,需要大量人员配置

图书物流除了提供物流基本服务,还需要向上延伸至市场信息调研、图书采购及订单处理,向下延伸至图书配送、货款回收与结算和物流培训等一系列增值服务,物流作业作业量大,人员需求量多。特别是对于一些受自动化机械使用局限性大的库存拣选分拣作业和盘点作业等,更需要配备大量工作人员。

(三)信息化水平要求较高

品种繁多是图书行业的显著特点,一个大型仓库的品种数量可能是上百万,每个品种都对应一个数据,采集、反馈这些数据是一项庞大的工作。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系统内信息的有效交换,提高效率。

(四)图书退货问题突出

图书退货在行业中不是偶然现象,而是整个行业的最常规问题,目前,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出版大国的平均退货率均超过30%,中国的平均退货率也在20%以上。同时,图书的类别不同,退货比例也不同;并且有一些图书如教辅类图书还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因此,图书退货在全世界的图书出版行业中已经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顽疾。

三、我国图书物流的现状

图书物流建设是随着中国出版业的改革而发展的,例如,培育现代物流体系、开设超级书店,逐步走向连锁书店经营,进而促进集团化建设并对出版单位进行转企改制等。

(一)企业物流规模逐渐壮大,引领作用不断凸显

21世纪以来,中国的出版业物流出现了规模化发展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新华书店为代表的大型图书企业,也逐步向规模化、集团化迈进。各地图书企业积极组建出版集团,进行资源组合,这就极大地促进了出版业物流的发展。目前,全国业已建立了若干有代表性的大型图书物流中心,这些物流中心都配备了自动化分拣系统和传输系统。例如,北京出版发行物流中心,是华北最大的出版物发行物流集散平台,集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和综合配套服务于一体,图书的进货、存储、配送、退货均实现自动化作业;西北出版物流基地,以陕西省为中心,辐射西北、西南、中原地区,兼具出版物展示展销、批发零售、分拣分包、仓储运输、代储代包、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网点配送、综合服务等功能;江苏新华发行集团物流中心,是仓储配送一体化、立足江苏省辐射全国的图书物流配送基地。

(二)出版企业积极创新转型,多元推动物流发展

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地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因此,出版企业的实体书店受到了来自网上书店和电子出版物的强烈冲击,一度出现了严重的萎缩。在这种形势下,许多出版企业开始在商业模式、经营方式上积极创新,实力得到进一步壮大。

大型出版企业除了自己的实体书店外,纷纷开始自建网上书店,或与网络公司合作扩展网上书店业务。如安徽省最大的出版发行企业——皖新传媒集团,联合腾讯公司,共同构建体验式O2O(线上对线下)书店。中小型出版企业一般与大型网上书店,如当当、京东以及亚马逊等综合性网站合作,利用网站的合作平台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及宣传范围,从而提升竞争力。蒲公英童书馆就是得益于互联网渠道的一家童书出版专业机构,通过与当当的成功合作,其已成为网上年销售码洋过亿的出版机构。

(三)传统物流与电商融合,促进物流平台资源共享

在网购的情形下,传统物流只是进行商品的送达,而线上的交易忽视了消费者的体验。送达和体验对消费者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线下的传统物流业必须推行信息化转型,物流业只有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物流业“互联网+”策略才能实现。基于此,电商的整体发展策略开始从单纯的自营物流业务转向与传统图书物流企业合作,形成共享物流资源、共担经营风险的合作机制。例如,一些传统自营电商创建开放平台,吸引出版发行单位入驻,以图共赢发展。

(四)社群营销异军突起,成为图书物流新平台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营销将变革传统物流营销模式。物流业的营销思路必须面临新的转型,谁手上掌握了物流行业最有影响力、最有价值的粉丝群体,谁将是最大的营销平台。社群是在兴趣和价值观相同的基础上形成的圈子,社群营销则是通过微信、微博、博客、QQ群、论坛等自媒体凝聚社群里的人,使其进入网络销售渠道。社群电商相比平台型电商而言对出版机构开展营销活动更为有利,比如,布衣书局的微群拍卖活动,收益颇丰;北京王府井书店通过微信开发了微书城,未来也将会成为一种理想的物流平台。

四、图书物流的发展趋势

(一)绿色物流受到重视,有关法规不断完善

图书物流为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追求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这种污染主要发生在运输的各个环节,比如运输车辆的选择、运输时间的安排等。运输车辆排污量大,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运输时间安排在高峰拥堵的时段,整个运输时间就会延长,其后果是对环境的污染也随之增加。此外,作为图书物流的一大特点,就是逆向物流。对逆向物流中回收的出版物(包括电子出版物)的无公害处理,即绿色处理也是未来图书物流发展的趋势。这就需要制定专门的图书绿色物流法规,并随着图书物流行业的发展,构建完善的绿色物流法规体系。

(二)精准营销势在必行,配送系统趋于完整

畅销书的营销,包括教育领域的各种国家统一的教材的营销,是面向大众群体的,因而受到图书营销商和物流商的高度重视。另外,人们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一些面向小众(读者群小)的所谓“冷销”出版物的营销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种面向个性化要求和将出版量小的出版物精准送达给其读者的营销就是精准营销。精准营销势在必行,这就要求物流配送系统的精准配送。精准配送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对读者信息的精确把握。建立高效运作的供应链和完善的配送系统是最终实现精准营销的保障。

(三)第三方物流成为主流,共同配送成为主导

当前,出版商尤其是大出版商都有自己的物流中心。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成规模的现代化物流中心有30多个,它们大都从属于图书出版集团。此外,还有专门从事图书物流的企业,它们不从属于某个出版集团,而是独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随着中国出版业改革的深入进行和社会对图书物流日益增长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图书物流中心从出版企业剥离出来,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打破出版企业之间的壁垒,为多个出版企业和图书营销商服务。不同的客户在某一时段配送的数量不同,数量小的客户单独使用物流企业就会增加物流成本。这就产生了多个物流客户与同一家第三方物流企业签约,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将这几家的物流业务安排在同一物流配送流水线上,这种合理化的配送,就是共同配送。随着绿色物流理念的深入人心,共同配送正在成为图书配送的发展趋势。

(四)多种群体参与物流,众包成为物流新态势

传统概念下的图书物流,是由专门从事物流行业的人完成的。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这一概念正在发生着变化。人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追求自我价值的不断完善与提升,对于网上书店“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业务的参与就是其中的一种体现。很多社会群体,特别是青年人,他们尝试着帮助网上书店将出版物送至客户手中,从而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与人生价值。当然,开拓这一新型物流模式的电商也会给他们一定的回报。这种由非物流人员完成某种物流配送作业的模式,在国际上称为众包(Crowdsourcing)。众包不仅提升了人们的自我价值,也为网上书店打造了新的O2O服务平台。众包正在成为图书物流的一种新态势。

图书物流的运作与管理

一、图书物流配送模式

图书物流配送是为了实现不同规模的图书超市的需求,以计算机智能化管理为基础,连接货源给主体和销售主体克服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提供综合和完善的服务,经济、快速、有效地形成优化组合的图书经济活动。

(一)物流配送模式

1. 自营配送模式

自营配送是指企业物流配送的各个环节由企业本身筹建并组织管理,实现对各连锁门店进行配送的模式。在国际上,自建配送体系的代表性企业是美国沃尔玛公司,沃尔玛成为零售巨头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拥有庞大的物流配送系统。沃尔玛于1970年在公司总部所在地建立了第一个配送中心,到目前为止已建立62家配送中心,为全球近5000家门店提供配送服务,整个公司销售商品的85%都是由这些配送中心供应,而其竞争对手只有50%~65%的商品集中供应。目前,大部分省级书店均采用这种模式,其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便于各环节的协调配合,使书店对物流系统运作全过程具有自控权。其次,能够更为迅速地响应各连锁店铺的需求,提高顾客服务质量。最后,还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书店通过内部行政权力控制采购和销售,可不必就相关的运输、仓储、配送问题进行谈判,减少交易费用。

但书店在采用这种物流模式时也往往存在一些问题或制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书店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进行物流工作的建设,据有关资料报道,建设一个5000平方米的标准化配送中心,投入将达2000万元左右。其次,对于书店这样的连锁企业,销售存在旺淡季且地区差异明显。最后,企业自营物流导致的专业性欠缺,书店的物流配送过程往往缺乏有效的优化和规划,造成物流资源配置不合理,物流公司忙闲不均,物流成本也居高不下。总体来说,目前大部分书店的内部物流公司还没有达到大型专业物流公司的要求,比如华东某省新华发行集团,其物流硬件条件虽然比较成熟(在省会城市建设成立了一个占地214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现代大型物流配送中心),但在软件方面则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内部管理还比较粗放,特别是信息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尚不能支持物流、商流以及财务的一体化,系统平台也不够开放,不利于新业务的开展。因此,对于书店来说,自主统一配送的优势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2. 第三方物流(3PL)模式

第三方物流模式就是连锁零售企业将其物流配送业务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专业的物流企业来运营的一种运作模式。第三方物流可以提高物流的效率和专业化水平,这也将成为出版发行企业降低总成本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而随着书店供应链竞争格局的形成以及物流复杂化、专业化的发展,引入第三方物流的做法将成为未来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的趋势。据统计,目前欧洲主要连锁零售业的物流配送中61%的业务是交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做的,这个事实为书店探寻物流发展道路提供了一个参考。

(二)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的因素

一般来讲,连锁企业在选择物流配送模式时,配送能力、配送成本、配送服务评价和合作风险是影响决策的核心要素,这四个指标之间保持了相互独立性和完整性。

1. 配送能力

配送能力是书店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配送中心的建立和管理,物流设施设备等需要大量投资,因此资本投资规模、设备先进水平、信息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等因素成为影响图书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的重要方面。

2. 配送成本

配送成本也是书店物流配送模式选择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配送模式下实现配送规模效益的程度不同,这样就决定了配送成本高低不同,比如某省新华书店采用自营物流的方式,为了保证物流的到货率,实行省会城市店一天调度两次,其余地区每天一次,全省覆盖,导致物流成本非常高。由于配送成本体现的是一个负向指标,所以需要对其处理换算成正向指标后再进行评价。

3. 配送服务评价

配送服务评价是指书店的运作模式对物流服务的要求。物流配送服务的整体水平(可靠性、柔性或弹性、顾客满意度等)反映了某种物流配送模式与企业发展战略(包括业务定位)的匹配程度。其中可靠性是指送货的及时和准确程度,是反映配送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柔性或弹性狭义上是指应对突发情况(如紧急配送)的能力,而其广义的理解还应包括该物流配送模式适应书店发展的能力。

4. 合作风险评价

合作风险评价反映了不同配送模式下图书物流的合作风险大小,通过协调控制能力和商业信息保密性对其进行评价。

综上,在方案层中组合权重最大的那个元素对应的即是模式最佳决策方案。对书店而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摒弃以往绝对、单一的配送模式,采用混合配送模式。

二、物流中心的组织管理

物流中心的组织管理涉及绩效考核问题和组织架构问题。

绩效考核的核心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也称KPI体系。目前业内物流部门的KPI考核体系由人力资源部门制订,部分聘请了外部管理咨询公司或参考业内同行制订。很多KPI专业性差,无法真正起到树立标杆、督促改进、提升业绩的作用,有的甚至纯粹是工作量统计表。由于专业性强,企业应该聘请专业物流咨询公司设计KPI考核体系。

仓储行业的KPI体系,应该从两个维度设计:过程维度——收货、上架、存储、订单拣货和发货5个部分;结果维度——财务、作业量、利用率、质量和周转时间5个部分,两者交叉形成25项基础KPI指标,在基础KPI上可以根据不同单位、不同情况取得不同倾向的指标体系。譬如每个订单行收货成本、上架成本、拣货成本、发货成本,每个订单行存储面积,由此可以计算出每个客户订单行内部作业成本、单位存储成本和单位收货成本。

物流中心的组织架构大都属于直线职能型架构,按照作业流程和岗位功能设置部门,比如沃尔玛物流配送中心由四个部门组成:文件处理部(信息处理部门)、质检部、收货部和发货部。国内部分图书物流中心按照业务(如教材、音像)设置部门,这不够合理,人员管理和作业效率不够高效,应该按具体作业分部门,再在部门内部按业务(如教材、音像)分组;另外很多图书物流中心设立调度部门的做法值得提倡,由此把计划、执行和考核有效分开,利于管理体系良好运行。

图书物流最终必将从服务于内部的企业物流向服务于第三方的物流企业转型,将和社会物流竞争。为此,图书物流部门应重视解决上述问题,由此提高竞争优势,物流才有可能成为书业新的增长点。

三、物流作业管理

物流作业由收货、储存、拣货和发货以及退货等逆向物流五部分组成。

(一)收货作业

收货作业,是指从收到业务部门采购订单开始到货物上架产生库存为止。

目前业内对收货普遍不太重视,自动化程度较低,作业流程不连贯,效率也不高。绝大部分物流中心的收货现场,书目需要样本抽样录入、采购预分信息也不能提前获知、出版社的提前到货通知更很少获得,这样收货效率自然不高。尤其图书样本抽样录入,需要拆包抽样拿到办公室去录入然后回样,完全打断了本该流畅的收货流程。

根据上述分析,要想解决收货作业问题首先要把流程设计好,将收货、存储和拣货有机连接在一起;其次要做到采购预分信息和出版社提前到货通知的提前获取;最后需要自动识别书目的设备。除了上述措施,收货作业还可以在三个方面考虑提高效率:大型出版集团和发行集团可以考虑托盘租赁,发货采用代板运输,即带托盘发货和带托盘收货,可5~8倍提高装车和卸车速度;采用伸缩皮带机进入货车的辅助装置,可1~2倍提高装车和卸车速度;收货暂存场地采用驶入式货架或立体仓库,提高收货暂存区的使用效率和后续作业效率。

(二)储存作业

储存作业,是指库内存货管理,如调整、盘点、冻结等作业。

目前业内在存储方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认识上过于追求储存量,但现代物流储存是为了更好地发出去,而不是长期储存,特点在“移动”而不是“存”;设备选型和存储原则陈旧,设备选择以传统托盘货架和中型隔板式货架为主,储存原则以遵循过去传统手工管理的按照类别和出版社的分类储存为主。

储存作业的问题需要通过三方面结合进行解决:首先,从储存系统经济性方面做自动化储存设备和传统人工货架的结合,譬如结合隔板式货架和自动化立体仓库;其次,从存储系统效率上做高密度和高速度存储系统的结合,譬如高密度驶入式货架和高速度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结合;最后,存储原则应按照物动速度和订单相关性来结合,譬如分畅销品、常销品、速动品和长尾品等进行管理,按照计算机分析品种出现在同一订单的频率决定是否相邻存放等。

与此同时,有两种设备值得关注:驶入式货架和多层穿梭式自动化立体仓库,前者存储密度最大、后者存取效率最高。

(三)拣货作业

拣货作业,也称订单拣货作业,是指从接受客户订单到打包结束的整个作业。

在这方面,目前存在两个问题。拣货作业认识问题:业内对拣货作业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电子显示标签辅助拣货的时代,认为拣货不是摘果式就是集货播撒式,其实这种说法存在很大的误区——把工艺设计简单化,实质上针对订单和品种,一对多和多对一仅是诸多关系中的两种,订单和品种的关系远非这两种这么简单。拣货手段单一:普遍采用无线手持终端RF+输送机的拣货方法,拣货效率大部分低于每人每小时80次,拣货误差率在万分之五以上,效率和准确性指标不高。目前物流行业拣货效率最高已经达到每人每小时600~800次,作业误差低于十万分之一。

要解决上述问题,最主要是采用货到人的拣货作业和系统,这将使拣货效率达到每人每小时400次以上,拣货误差率达到十万分之五以下。拣货分整件和拆零两类。拆零的比例在目前门店配送中基本超过70%且比例越来越大,电商配送上则全是拆零。因此,拣货的核心问题就是拆零拣货效率和准确性。拆零拣货主要有两类作业——“人到货”和“货到人”系统,两类系统效率的差别最根本原因是“货到人”作业大幅缩减了行走和信息处理比例,同时复核、错误纠正也得到极大优化。

(四)发货作业

发货作业,是指依据调拨凭证进行图书分发包装完成到装车发货作业,直到客户成功收到货物的整个作业,实施图书商品转移的业务。其基本要求是:票签保证质量、配发准确无误、包装合格牢固、单据实物一致、严格交换手续、发货流转迅速。

图书发货常用方式如下。

(1)一单一书发货:一份调拨单只开一种图书,并据以实施发货作业的发货方式。特点:简便、灵活、快速,有利于加快图书快速流转,缩短发货周期。但在图书品种多、订数小、发运起点低的情况下,邮包会增多、费用会加大。

(2)一单多书发货:一份调拨单开列多种图书,同时配发合并包装的发货方式。特点:具有集零为整、零担发运起点低的效果,有利于缩短发运周期,但配发、并包作业较复杂,零书并包的要求较高,需要工作人员密切配合、协调一致,防止差错。

(3)上下箱发货:对于数量少、不够大包的零星图书,上箱待并包(一般采用定期或定量下箱并包)发运的发货方式。特点:适应图书品种多、发货数量少的矛盾,在一定期限内集零为整,提高发运起点。

目前业内对于发货作业主要存在三个问题:对外部运输信息无法准确把握;发运部门主要靠人工进行发运调度;路向分流无论上包件分拣机或斜轮分拣机由于路向分流口有限,发运部门仍要进行二次理货,工作量很大,成为发货瓶颈。解决前两个问题需要运输管理系统和有调度功能的仓储管理系统。第三个问题的核心是如何减少甚至消灭二次理货,可在拣货完成后进行缓存排序然后再去打包,这个过程就是理包的过程,由此解决二次理货的问题。

(五)逆向物流作业

逆向物流指客户或门店的退货处理作业系统。

退货是随着新的购销方式(经销、寄销等)出现而出现的逆向物流。在退货中,接受退货方为收退方,退货方为付退方。退货原因:①发货差错;②图书印装有问题或图书在途破损;③未售出的图书,根据合同允许退货或换货的。

逆向物流是图书物流的一个难点,目前业内除了手工方法外还有两种方法:用轻型滑块分拣机;用带电子显示标签的货格。这两种方法都需要进行二次分拣,有效作业效率每人每小时不超过60次。两种方法从投入产出比看货格更划算但并不能真正高效解决问题。逆向物流如何高效处理是一个复杂问题,首先针对设计思路和认识,要把逆向物流和正常的收货拣货一样看待,其次逆向物流作业也是由收货、存储、拣货和发货组成,只不过拣货是货源合并,发货不是客户而是供应商。

四、图书电商物流管理

图书电商物流管理是指对来自互联网客户的订单履行作业系统。

图书电商物流传统作业步骤分收货、上架存储、拣货、输送、分类、增值服务(如礼品捆扎)、包装、发货分流八个步骤。电商物流最大的特点是品种多、订单多、订单所含品项少,速度和准确性要求高。

以华章公司正在做的某电商物流为例,全国五大物流中心的品种数超过50万,每日订单量50万~70万张,订单品项平均在2.3个,要求订单到后台开始到出货至发货待运不超过3个小时,错误率低于十万分之五。要解决这些难题,首先,必须解决效率问题,否则人工成本会让一切利润归零。华章公司目前开发了多种货到人设备和工艺,除了半自动化的解决方案也开发了全自动拣货系统。不过,它们对物品的适应性还不够,仅适应有规则外形且有包装的物品,每次仅可捡一件,预计2015年推向市场。未来,大部分拣货工作都会被机器人替代,最终90%的物流作业都会被机器替代。其次,目前的规划理论有待突破,物流设计的空间利用率普遍偏低,平均不超过35%。只有在时间和空间上获得极大改进,物流才能适应目前电商的高速发展。

目前,为应对图书市场的不确定性,有必要考虑把物流处理品类扩充到常温小件品品类,建设全渠道物流中心是必然趋势。其最大难题是不同订单类别如何融合、不同包装方式如何融合、不同存储需求的融合。因此,首先需将拣货单元最小化,使得不同特征的订单融合在一个系统里;其次注意包装的标准化;最后存储问题要将物动速度、订单品种相关性、库存品种规模大小三者综合考虑。

五、图书物流设备系统选择

就目前物流设备的建设,并结合图书的特点来看,图书配送中心的物流设备系统选取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自动拣选系统。该系统相对于人工拣选来说,可接受计算机管理系统的信息,继而自动完成商品定位、数量确认、货位确认等工作。

第二,分拣系统。分拣系统承担两项功能:按照配送方式形成配送数据,通过机械设备分发给客户;把各基层书店的退货分拣为退回供货单位的货物和退回物流中心的货物两大类。

第三,报件分拣系统。该系统可自动识别报件所属的客户,进行打包处理之后,进入货位。该系统利用条码技术,具有自动纠错能力,可以协助有关工作人员确认某书箱图书数量、图书品种是否正确,具有较高的准确度。